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相关文章
- 据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本周纯碱维稳运行为主。周内华东地区市至周末市场均价为1733.33元/吨左右,较上周价格上调6.66元/吨,涨幅0.39%,较去年同比下跌18.37%。9月6日轻质纯碱商品指数为2025-10-11
- 郑州南部新增一条通道 省道323线改建工程通车发布时间:2018-05-28 10:12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记者从市交通委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郑州南部连接新郑至新密、登封的重要通道之一2025-10-11
- ### 墙边护角装修效果图:提升家居美感与保护的双重选择在家居装修中,墙边护角的设计与应用常常被忽视。然而,墙边护角不仅仅是装饰元素,更是保护墙面、提升空间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深入探讨墙边护角的2025-10-11
- 潜江新闻网讯潜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曾俊伟)“行动换积分、积分兑奖励,扫地干净还能换物品,这太实惠了!以后更要天天把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干净净。”7月16日,在老新镇赤生村,村民罗宏典一边清扫门前杂物,一边2025-10-11
- 近日据微博显示,游戏科学创始人、《黑神话》制作人冯骥和Shift Up总裁、《星刃》制作人金亨泰在微博上互相关注,这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此举被视为中韩游戏开发者交流的重要信号,许多玩家对两位制作人的互2025-10-11
- 2022年是泉州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能力作风建设年”。为全面提升巡察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能力,推进市县巡察工作再上新台阶,6月14日,泉州市委巡察机构&ldqu2025-10-11
最新评论